重磅!泉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出炉,涉及交通、县(市)改市辖区……

泉州资讯助手2 2021-09-22 09:01:15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// 较新 //近日泉州发改委印发《 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-2035年)》 该规划中提到,泉州未来将规划6条地铁线路,总长度约225公里! 近日,泉州市发改委发布《关于印发《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-2035年)》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为“该规划”)。(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,可查看规划文

// 较新 //近日泉州发改委印发《 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-2035年)》 该规划中提到,泉州未来将规划6条地铁线路,总长度约225公里

近日,泉州市发改委发布《关于印发《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-2035年)》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为“该规划”)。(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,可查看规划文件全文)

该规划中关于打造环湾综合交通体系中提到,泉州规划6条轨道交通线路,规划线路总长度约225公里,线网密度0.38km/km² , 其中环湾核心区190km , 远景预留南安、祥芝、崇武的外联通道,覆盖中心市区、晋江、石狮、南安、惠安、台商投资区等区域。

泉州地铁建设一直是泉州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,却因市区常住人口指标(未达300万)不符合建设地铁的条件,迟迟未有进展。

近日,有市民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咨询泉州地铁、轻轨相关问题,建议能否先建设轻轨1号线,等到客流大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,到那时候市区人口和政策都符合的时候,再来建地铁。

为此,泉州市发改委做出回复:

据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查了解,2017年3月,泉州市政府正式批复了《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(修编)》,而后又开展《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》研究工作,规划采用的是地铁制式。2018年6月28日,国务院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8〕52号),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需在300万人以上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,泉州市区常住人口约197.8万人(含台商区),市区常住人口指标不符合建设地铁的条件。轻轨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应以地面和高架为主,我市中心城区现状道路较为狭窄,基本没有地面和高架敷设的条件;同时地下空间资源有限,一旦先建设轻轨,将来承载力高,客流量大的时候,地铁就没有建设条件。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及时跟踪了解国家相关政策,待政策允许,或者我市符合申报地铁的条件时,及时报批地铁近期建设规划,推动项目前期工作。

1

泉州:适时推进区划调整优化

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

当前泉州市正处于城镇化中后期,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特点:城镇化进程进入提质换挡阶段、城镇空间布局进入优化提升阶段、城市发展进入深化转型阶段、城乡融合进入加速发展阶段。

我市作为福建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,市域范围内的农村人口和市外人口还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聚,但与此同时,也会有部分市内人口迁移到厦门、福州或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热点城市。中心城市将在新型城镇化中扮演更加突出的引领和支撑的角色,适时推进区划调整优化,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、做大 城市体量、做优城市品质、增强集聚引领辐射带动能力,增强中心城市对本地和外来人口人才的吸引吸纳能力,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2

泉州新型城镇化目标:

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72%

到2025年,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,居住证制度更加完善,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 口。“一湾两翼三带多支点”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,环 湾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,大中小城市发展更加协调,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。城市可持续 发 展 能 力 明 显 增 强 , 节约集约 、 绿色低碳的城 市 发 展 体 系 基 本建立。城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,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水平明显提升。

到 2035年,城镇化进入成熟期,城镇人口达到峰值,  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,城乡 人口能够有序自由流动,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。城  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成熟定型,形成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  体系,成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,功能品质更加完善,宜居、韧性、创新、 智慧、绿色、人文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,城市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。

3

泉州规划中心城区

常住人口规模300-500万人

未来,泉州将构建完善的城镇协调发展结构体系。

顺应人口向中心城区、县城集中趋势,按照"做强主城、做精县城、做优镇街”的发展思路,完善"中心城市-中等城市-小城市-特色镇”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。形成以环湾中心城市为核心、县城区为支撑、小城市为极点、重点镇为骨干的"1+5+22+N"市域城镇结构体系。

4做大做强环泉州湾中心城市

>>>加快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

面向2035年建成"人口500万人、建成区500平方公里”环湾城市规模,坚持做强功能、做大产业、做优服务,形成"两主三副"的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格局,加快集聚先进制造、科技创新、现代服务、国际合作等高端功能。以东海城市中心区(CBD)(包括东海金融商务区、东海总部经济区等)、高端商务会展中心(包括东海商务会展中心、晋江国际会展中心、滨江商务中心、石狮服装城轻纺城、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周边商贸中心、泉州展览城、晋江SM国际展览中心、国际轻纺城、晋江鞋纺城等)、江南新区国际商贸综合体阳江新城等为抓手,加快形成环湾商务核心区。打造高品质消费商圈、生活服务圈,汇聚辐射全市的优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资源。提升中心城市统筹基础设施布局能力,加快建设城市快速公交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"新基建",推动基建重心向市政基础设施转移。

>>>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中心城区

统筹鲤城、丰泽、洛江、泉港四区发展,以中心城区为基础,以中央商务区为中心,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,提升区域的首位度和辐射力,强化总部商务、金融服务、创新创意、时尚消费、文化交流等核心功能,提升人口集聚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,优化城市中心体系,打造新时代引领泉州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主城区。传承古城区千年历史文脉,注入文化艺术等时尚元素,推进产业迭代和功能提升,打造精品城市空间。有序推进环湾主中心规划建设,完善交通、市政、文化、科教、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承接老城区部分功能疏解,集聚高端资源要素,吸纳年轻人创新创业,打造主城区新的崛起板块。

>>>发展三大城市副中心

坚持聚湾强心、主辅联动,打造与主城区协调发展的晋江、石狮、台商投资区三大城市副中心。严控开发强度,提高产城融合发展和城市服务配套水平,聚力六大都市产业组团(东海一秀涂高端商务组团、古城一刺桐文创文旅组团、晋江一石狮环湾时尚文体组团、洛阳江两岸国际经贸组团、环清源山智能科技组团、环紫帽山先进制造组团),集中配置用地指标、用海指标、建设资金、环境容量等各类要素资源,集聚全球人才、科技、金融等要素资源,打造泉州新一个百年发展的国际化城区。推进晋江、石狮两个主城片区加快融入环湾都市区,依托国家高新区、半导体高新区和各类园区等平台,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,培育壮大商贸物流、数字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健康服务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,优化布局机械装备、数字工厂、精品工厂等高端制造业,加快集聚人口,促进产城融合,打造支撑泉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环湾都市区核心组团。

>>>建设南翼、北翼两大战略节点

坚持网络化、专业化发展,重点建设南翼、北翼两大功能性战略节点。南翼聚焦电子信息、临空产业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,聚力五大特色产业组团(包括石井临空发展组团、东石高端制造组团、安海水头综合服务组团、金井滨海发展组团、官桥内坑综合发展组团),强化科教创新、商贸物流功能,完善医疗、教育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,打造创新文化浓郁、城市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。北翼以石油化工、新型建材、高端装备等产业为重点,聚力七大特色产业组团(包括泉港高铁发展组团、泉港肖晋石化产业组团、泉港综合服务组团、惠西新城组团、惠安综合服务组团、净峰小岞崇武旅游产业组团、泉惠石化产业组团),集聚提升临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,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配套,打造宜业宜居现代化新港城。

>>>打造环湾综合交通体系

按照“一环湾、中环城、高快一体、多向放射”布局,深入实施"聚城畅通"工程,全力打造城乡一体、快速便捷的市域交通大动脉。加速环湾区路网联通,重点推动东海、百崎、金屿等跨江跨海通道开工建设,强化"一湾两江"城市联系。规划6条轨道交通线路,规划线路总长度约225公里,线网密度0.38km/km²,其中环湾核心区190km,远景预留南安、祥芝、崇武的外联通道,覆盖中心市区、晋江、石狮、南安、惠安、台商投资区等区域。加快公交枢纽站、停保场、停车场的配套与建设。推进公交服务优化升级,探索“微循环”公交模式。优化"环湾区"公交快线网,推进中心市区与环湾地区跨区直连公交快线有序开行,加快环湾公交一体化发展。在有条件的路段增设公交专用车道,探索建设开放式快速公交系统、中运量公交系统或反向公交专用车道,加强城市公交的服务效率、质量与吸引力,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,打造"公交都市"。推进"两江四岸"100公里慢行空间、10条"最美泉州"文化步行径、7条山水连接线,晋江、洛阳江两岸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,东海片区、泉州东站高铁片区、台商区"小街区密路网"等,打造城市慢行系统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